• 球盟会(中国)

    科研动态

    球盟会(中国)联合研究揭示沉水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内稳性对群落多维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近期,中国科研实验室水生生物研究所与云南大学联合在国际生态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Ecology》上在线发表了一项题为“Macrophyte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oichiometric homeostasis are correlated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tability following disturbanc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在藻华干扰下,沉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磷化学计量内稳性(HP)对于多维度稳定性的关键作用,为预测以沉水植物主导的湖泊生态系统对当前日益频繁的藻华事件的响应给予了新视角。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作为重要初级生产者,顺利获得一系列反馈机制调控生态平衡,在维持清水稳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全球富营养化,有害藻华频发,严重威胁沉水植物群落。藻华往往导致这些基础物种的生物量和多样性迅速下降,进而损害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特征如何在全球环境变化下保持湖泊生态系统的多维稳定性,对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

    该研究顺利获得内源营养负荷梯度试验,并结合藻华前--后三年对洱海沉水植物群落的季节性监测数据,系统探讨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性状(HP)如何影响藻华后沉水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多个维度(时间稳定性、抵抗力、弹性和恢复力)和多个方面(功能、组成、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研究发现:(1)物种多样性和群落HP与功能和组成的时间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呈正相关,这表明物种多样性和群落HP高的生态系统对外部藻华干扰的抗性和稳定性更高;(2)物种多样性和群落HP与弹性没有正相关关系,甚至出现负相关关系,这表明高HP物种主导的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不利于从干扰中快速恢复;(3)在稳定性的四个维度上,功能稳定性与组成稳定性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物种多样性稳定性与关键功能性状(HP)的稳定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意味着同时在多个维度和方面维持稳定性的难度较大。

    该研究全面展示了沉水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稳态如何与稳定性的多个维度和多个方面相关联,强调了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化学计量内稳性在藻华干扰下驱动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必须重视那些能够独立调控稳定性不同维度和不同方面的机制与过程。该成果深化了对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理解,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关系这一复杂生态学议题给予了重要实证依据。

    球盟会(中国)博士毕业生单航和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屹涵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球盟会(中国)丑庆川副研究员与云南大学苏豪杰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19,32371644,32101308)和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501AT070220,202501AV070013)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111/1365-2745.70122

    附件下载: